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发出通知书意味着案件已结案吗?
释义
    民商事及行政诉讼案件结案时无通知书;民事(行政)判决书送达后若无上诉则结案,有上诉则送达对方;刑事案件结案时法院向看守所或司法局送达执行通知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5条,最高法院的判决、裁定及不准上诉或超过上诉期未上诉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分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民商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法院结案没有通知书。
    2、法院送达民事(行政)判决书后,当事人没有上诉,就结案了。若当事人上诉,一审法院会将上诉状送达给对方。
    3、若属刑事案件,结案时,法院会向看守所或司法局送达执行通知书。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拓展延伸
    法院发出通知书后,案件的进展如何?
    一旦法院发出通知书,案件的进展将取决于具体情况。通知书可能意味着案件已结案,但也有可能是其他进展的标志。通知书可能包含法院的决定、法律要求的通知或诉讼程序的下一步指示。在收到通知书后,相关各方应仔细阅读其内容,并根据通知书中的指示采取相应行动。这可能包括上诉、执行法院的决定、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或参与其他法律程序。因此,通知书的发出并不必然意味着案件已经完全结案,而是案件进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结语
    通知书的发出并不意味着案件已完全结案,而是案件进展的重要环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一旦收到通知书,各方应仔细阅读其内容,并根据指示采取相应行动,如上诉、执行法院决定、提供进一步证据等。因此,通知书的意义在于案件进展的具体情况,需根据通知书内容决定下一步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五节 审判监督程序 第九十三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修订):第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应当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立即指定2名或者2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报经本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审批。
    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