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重大事故的认定标准 |
释义 | 重大事故的认定标准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安全事故认定标准是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而定。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其中,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到29死亡,或者50到99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此外,该标准适用于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 重大灾害事故特点如下: 1、突发性:重大灾害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它给人们心理上冲击最为严重,最容易出现措手不及,使指挥者难以冷静、理智地考虑问题,难以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救灾措施,在抢救的初期容易出现失误,造成事故的损失扩大; 2、灾难性:重大灾害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或使井下人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若指挥决策失误或救灾措施不得力,往往酿成重大恶性事故。处理事故过程中得悉已有人员伤亡或意识到有众多人员受到威胁,更增加了指挥者的心理慌乱程度,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3、破坏性:重大灾害事故,往往使矿井生产系统遭到破坏,它不但使生产中断,井巷工程和生产设备损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抢险救灾增加了难度; 4、继发性: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复发生同类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称为事故的继发性。事故继发性存在,就要求指挥者在制定救灾措施时,多作些预想,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继发性事故。而且,一旦出现继发性事故,能胸有成竹地作出正确的决策,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只顾处理目前发生的事故,不顾及事故的发展变化。 综上所述,重大事故的定义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各种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