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作发明专利是否共有 |
释义 | 合作发明专利一般来说属于共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一方声明放弃的可以由另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在公司申请的专利所有权归谁 在我国,专利申请权的归属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 第一,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该单位。 所谓的职务发明是指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这里“物质技术条件”主要指的是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同,它不受特定场所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即使你的发明创造最终的完成地点在家里,或者完成时间是下班后,只要你是在执行单位的任务并且所用资源由单位提供,该单位就是专利申请人。 第二,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该发明人或设计人。 如果你担心单位不让你申请专利,完全不要怕,《民法典》明确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所以,只要你精力充足,能想能干,工作之余也可以搞发明大胆创造,申请专利。 第三,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技术合同哪些人可以作为主体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主体有规定。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主体,法律主要对让与人主休资格作出限制,其必须是具有专利申请权的单位或个人,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受让人,则不受限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受让专利申请权。根据《专利法》和《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让与人包括如下几种: (一)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完成人 非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有权就该项非职务技术成果订立技术合同。 (二)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完成人的所在单位 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单位,单位有权就该项职务技术成果订立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在内的技术合同。 (三)委托开发合同的开发人或者依合同具有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 委托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四)合作开发合同的共同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 合作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各方共有。 但是,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可以优先受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 (五)依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取得专利申请权的受让人。 三、专利权的主体包括什么内容? 1、专利权主体的概念 专利权的主体即专利权人,是指享有专利法规定的权利并同时承担对应义务的人。在我国,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申请或受让专利,成为专利权的主体。应当注意到,专利权的主体不等于专利的发明人、申请人。 2、合作发明的专利权人 合作发明的专利权人通常为完成专利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发明又称共同发明,是指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协议另有规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由合作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共同享有。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3、委托发明的专利权人 委托发明的专利权人通常为完成专利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委托发明是指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由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被委托人享有。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被委托人为专利权人。如果双方在委托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的归属则依约定。 4、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 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通常为发明人所在单位。职务发明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合同约定的,从其约定。 5、其他有权行使专利权的主体 这些主体包括专利权人的继承人、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等等。普通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无权独立行使专利权,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有独立的诉权,而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放弃申请权利的情况下有独立的诉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