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肋骨骨折的工伤等级判定 |
释义 | 工伤致一肋骨骨折,应评定为十级伤残,根据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符合十级定级原则中的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 法律分析 职工工伤致一肋骨骨折,应当评定为十级伤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5.10十级 5.10.1定级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5.10.2十级条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条款之一者均为工伤十级。 (12)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标准下的肋骨骨折等级评定 工伤赔偿标准下的肋骨骨折等级评定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政策,对工伤事故中发生的肋骨骨折进行等级评定的过程。根据工伤赔偿标准,肋骨骨折的等级评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骨折程度、治疗方法、康复情况以及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等。评定等级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工伤赔偿金额的大小,确保受伤员工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和福利保障。评定过程需要经过医疗鉴定、工伤认定和等级评定等程序,确保公正、客观地确定肋骨骨折的工伤等级。根据评定结果,受伤员工将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以帮助其恢复健康、维护生活权益。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经过评定,职工工伤导致的一肋骨骨折符合十级伤残的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政策,工伤赔偿标准下的肋骨骨折等级评定是为了确保受伤员工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和福利保障。评定过程经历医疗鉴定、工伤认定和等级评定等程序,以公正、客观的方式确定工伤等级。评定结果将决定受伤员工的工伤赔偿金额,以帮助其恢复健康、维护生活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 (二)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的; (三)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