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 |
释义 | 企业所得税按照算法计算,即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由收入总额减去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和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月份或季度结束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法律分析 1.按照算法,应纳企业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2.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征税收入减去免税收入减去各项扣除减去以前年度亏损;3.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拓展延伸 企业所得税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申报是企业每年都需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之一。申报流程包括填写相关表格、计算纳税金额、提交申报材料等步骤。在申报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准确填写各项数据,核对纳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此外,还需关注申报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另外,企业还应了解各地区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以便在申报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同时,建议企业保留好相关申报材料和凭证,以备税务机关的核查和审计。通过合规申报,企业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税务形象,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企业所得税申报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之一。准确填写相关数据,遵守申报期限,了解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保留申报材料和凭证,都是确保合规申报的重要步骤。通过合规申报,企业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税务形象,确保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二十二条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