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情况下,债务人可以拒绝提供证据?
释义
    法律分析:债务人可以拒绝提供证据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应当在法庭或仲裁公正地提供与其债务关系有关的证据。但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债务人可以拒绝提供证据:
    1. 证据与其个人隐私相关,并可能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2. 证据可能对债务人进行刑事追究。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面对上述情况,债务人仍要在法庭或仲裁公正地说明具体原因,并由法官或仲裁员确认其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不得拒绝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不得故意毁坏、伪造证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证据可能泄露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当事人拒绝提供可能泄露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的,应当视为合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被告人有权拒绝作证,但是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提供必要的证明和资料。用人单位没有提供证明和资料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