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成立是否就等于合同生效?
释义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不同,生效有多种情况:1.合同成立即生效;2.需完成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3.附延缓期限的合同;4.附延缓条件的合同;5.效力待定的合同;6.无效合同。
    法律分析
    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合同生效是以合同成立为前提的。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1.大多数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即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同一时间。
    2.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应当办理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
    3.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生效时间要视所附期限于何时到来,即附延缓期限的合同。
    4.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能否生效要视所附条件能否实现而定,即附延缓条件的合同。
    5.合同成立后效力处于悬空状态,能否生效要看合同成立时缺乏的生效要件后来能否得到补正,即效力待定的合同。
    6.合同成立后永远不生效,也即无效合同。
    拓展延伸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及影响
    合同成立与生效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合同成立是指当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并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合同即被认为成立。而合同生效则是指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开始产生法律效力的时刻。
    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立即生效,其生效时间可能会根据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而有所不同。例如,合同可能规定生效的条件或者生效日期,也可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或者登记手续。
    合同生效后,各方必须履行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生效意味着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违反合同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合同生效也为各方提供了法律保护,确保其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因此,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对于合同的履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合同各方应当清楚理解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条件和影响,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和自身权益的保护。
    结语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系对于合同的履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合同生效是以合同成立为前提的。合同可能在成立后立即生效,也可能需要完成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有些合同可能附有延缓期限或延缓条件,而有些合同的生效则取决于缺乏的生效要件能否得到补正。还有一些合同可能处于悬空状态,待定其效力。合同生效意味着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必须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条件和影响应被各方清楚理解,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和自身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