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体合同的有效期是多久? |
释义 |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经审查合法后生效。劳动行政部门对合同主体资格、程序和内容进行审查。如有异议,应在15日内发出审查意见书。集体合同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内容。还约定了变更、解除、终止合同的程序、双方权利义务、争议处理等。 法律分析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属地管辖。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的事项经集体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一方也应当将文本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名称、地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时间;审查意见;作出审查意见的时间。《审查意见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 集体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水平、工资分配方式和支付办法等; 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包括每天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天数,年休假及其他休息休假等; 3、社会保险和福利,包括养老、工伤、医疗、死亡等待遇,职工住房、生活供应、保健和文化体育设施等; 4、劳动安全与卫生,包括劳动条件、安全设施、防护用品、职工健康检查等; 5、合同期限; 6、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 7、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8、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 9、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10、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集体合同的生效与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密切相关。劳动行政部门应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日内未提出异议,集体合同即生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主体资格、程序和内容的合规性。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有异议,应在15日内向双方协商代表发出《审查意见书》。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涵盖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双方应履行合同权利义务,协商解决争议,并约定违约责任和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