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
释义 | (一)房屋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1、首先了解相关起诉的法律知识。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和法院管辖。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需事先约定解决争议的仲裁机构或发生纠纷后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的协议。 2、到房屋所在地法院起诉。 3、立案后,法院的内勤将案件分到具体的承办法官 4、准备证据并注意法院的证据规则的规定。 5、法院确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 6、开庭审理 7、二审审理 8、申请再审。 一、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纠纷条件是什么 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要件: (一)主体合格。当事人应具备订立合同的条件,即必要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是一种当事人之间的合意。 (三)行为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 二、买卖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一).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企业则为营业执照),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 (二).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立案。对于不予受理的,会作出裁定书;若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受理立案后,会安排时间开庭审理。适用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并会出具延期审理通知书。 (四).人民法院在审理结束的,会依法判决并出具民事判决书;判决书中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 (五).当事人若对判决不服的,可在收到判决书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