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据诉讼的有效期限是多长时间? |
释义 | 这篇文章讲述了借款合同中诉讼时效的规定和借条的注意事项。根据民法典,借款合同中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有四种情况。同时,借条上还需要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姓名、借款金额、借款时间和期限、利息、偿还方式和用途等细节。在写借条时,应注意清晰、准确地表达出借款的相关信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分析 一、借款合同中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合同中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明确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 2. 如果借款合同中明确写明了还款期限,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三年。 3. 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明确还款日期,但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还款,则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还款或者债务人还款时起算。 4. 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了其他还款方式或者还款期限,则从约定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二、借条的注意事项 1.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 借款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借款用途、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基本内容。 3. 借款合同中应当约定清楚借款人、出借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或者经营场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4. 借款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借款的利率,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5. 借款合同中应当约定清楚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还款金额等基本内容。 6. 借款合同中应当约定清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基本内容。 7. 借款合同应当由出借人、借款人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日期。 上述借条范文,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最好能附一个身份证号码;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等约定; 5.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如数额较大也应注明借款用途,或交付款记录。 拓展延伸 欠钱不还怎么起诉? (一)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 (二)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 (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 (4)其他证据。 (三)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交的证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结语 借条是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件,因此在填写时应格外注意以下事项: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最好能附一个身份证号码;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等约定;5.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6.如数额较大也应注明借款用途,或交付款记录。同时,在借款合同中诉讼时效的规定也十分重要,出借人应根据合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