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假冒产品提供者将面临何种法律风险?
释义
    对于伪造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证明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认证机构,将受到罚款和取消资格等处罚措施;若造成损失,还需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检验机构在遇到无法进行检验的情况下,需如实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此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若违反规定,对不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造成损失,需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严重情况下将撤销其认证资格。
    法律分析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检验过程中遇有样品失效或者其他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的,检验机构必须如实记录即时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将有关情况上报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160;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或者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资格的,对因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认证资格。
    结语
    严惩伪造检验结果和虚假证明的行为,是维护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对于这样的违法行为,相关机构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取消资格等措施。同时,对于造成损失的情况,相应机构也应承担赔偿责任。我们将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维护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进口或者出口属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或者以不合格进出口商品冒充合格进出口商品的,由商检机构责令停止进口或者出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六十一条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六十七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收入一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质量检验资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