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未报警的解决方法 |
释义 | 交通事故现场未报警的处理方式及交警勘查现场的程序和要求。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应记录情况并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勘查现场时,交警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派员赶往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并收集证据恢复交通。公安机关可扣留车辆和证件进行检验或鉴定,并根据需要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检验或鉴定并出具书面结论。 法律分析 一、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的如何处理 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记录相关情况;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通知; 3、交通管理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决定不受理的,应当向报案人说明情况。 4、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二、交警勘查现场时当事人如何做 1、经现场勘查,属于交通事故的,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不属于交通事故的,由事故处理部门负责人批准,书面通知当事人。一般以上事故现场勘查,人数不得少于二人。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 2、经现场勘查,属于交通事故的,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不属于交通事故的,由事故处理部门负责人批准,书面通知当事人。一般以上事故现场勘查,人数不得少于二人。 3、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4、公安机关根据检验或者鉴定的需要,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或者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检验或者鉴定后应当立即归还。 5、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当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及有关的道路状态等,应当根据需要,及时指派专业人员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行进检验或者鉴定。检验或者鉴定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结语 在处理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的情况时,交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程序记录情况,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通知。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如果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存在,交通管理部门应受理并制作受案登记表;如果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存在或不属于其管辖范围,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同时,在交警勘查现场时,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并在勘查现场时派员抢救伤者和财产,收集证据,恢复交通。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可扣留车辆和相关证件,但需在检验或鉴定后立即归还。对于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当事人的状态和道路状况,应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检验或鉴定,并作出书面结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九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建立警风警纪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