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资产评估入账有哪些过程? |
释义 | 资产评估入账包括了接受投资时及对外投资时的过程。 1、接受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假设该固定资产的评估价要比其原账面原值大,则按照评估价将固定资产进行借记,对实收资本进行贷记。假设该固定资产评估价要比其原账面原值小,则按照其账面原值对固定资产进行借记,根据评估价对实收资本进行贷记。最后根据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累积折旧。 2、当企业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时候,假设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超出了投出资产账面净值,那么可以依据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应交纳的增值税等,对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借记。 如果根据投出固定资产已提折旧,则应当以累计折旧科目进行借记。根据投出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应交纳的增值税等,对固定资产、应交税金等科目进行贷记。根据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高于投出资产帐面净值的差额,对资本公积—投资评估增值科目进行贷记。 资产评估入账的过程包括接受投资还有对外的投资的过程,资产评估的费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的评估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是拍卖存货的流动资产的情况,可以将评估费列入管理的费用。 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处理技巧 正常情况下,投资企业的投资生效后取得的投资回报表现为两个层面, (1)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2)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而这两项获益数额往往并不一致,成本法核算的总规则是:当某项投资使得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出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部分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以前留存收益积累的无偿分享,应视为该项投资代价的减少,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即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以后年度再进一步进行初始成本冲减额的补充登记或转回。因此,在目前的成本法会计处理中,焦点都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冲减或转回额的确认上。实际上,投资企业关注的是被投资企业各年度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中到底有多少是企业真实获得的投资收益,以下的处理方法即是以投资收益的确认为核心进行的。其步骤为: (一)进行账务处理的时间 只有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才进行当期投资收益的确认。在年度末不论被投资企业当年是否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出现了净资产的其他增减变化,投资企业均不进行账务处理。仅当投资双方形成母子公司而应编制合并报表时,才需要按权益法进行相应的报表项目调整。 (二)确定“应收股利”科目的入账金额 按当期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借记“应收股利”科目。 (三)确定“投资收益”科目的入账金额 1.计算两个累积数:(1)投资后至本次宣告日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累积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以下简称为累积分得股利);(2)投资后至上年末被投资企业累积产生的净利润中投资企业应享有的份额(以下简称为累积享有收益)。其中: 累积分得股利=∑投资生效后历次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持股比例 累积享有收益=∑投资生效后投资企业产生的净损益×持股比例 若累积享有收益计算结果为负数,则为投资企业累积应承担的损失;若投资生效期间不足一个会计年度,则应按投资实际发挥效用的时间对相应年度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进行折算。 2.将上述两个累积数进行比较,按谨慎性原则不高估收益的要求,以两者中较小者确定截至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日该项投资实际形成的投资收益或损失总金额,即累计投资收益=Min(累积分得股利,累积享有收益)。 3.将确定的该项投资累积投资收益或亏损额与前一期确定的累积投资收益或亏损额相比较,以此确定当期“投资收益”科目的登记数额和借贷方向。 (四)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规则推定当期“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冲减或转回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