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赔偿申请需要多长时间? |
释义 | 劳动仲裁最快能在45天内拿到赔偿,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庭审的流程包括告知开庭日期与地点、公开审理、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庭审辩论、评议与裁决。劳动仲裁赔偿金需要缴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法院执行司法程序支付工资,同时企业必须执行税务行政法规代扣个人所得税。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是两个独立的部门。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最快多久能拿到赔偿 劳动仲裁最快能拿到赔偿的时间是四十五日。劳动仲裁自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二、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流程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的流程: 1.告知当事人开庭审理的日期与地点; 2.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发出公开开庭审理的公告; 3.开庭;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 4.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5.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6.庭审辩论; 7.评议与裁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八条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三、劳动仲裁赔偿金需要缴税吗 劳动仲裁赔偿金需要缴税。 1.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行政法规税法规定的义务。法院属于司法执法。不是行政执法。法院判企业支付工资,企业执行司法程序按判决书支付工资。同时企业又必须执行税务行政法规,支付工资时代扣个人所得税。这是企业执行必须执行的两个法。即执行司法法规和执行行政法规。 2.不能司法执法代替行政执法。通俗的说就是法院判决支付工资,税法规定支付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所以有法院和税务局两个部门。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不支付工资法院可以判你支付工资。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务局执行“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以及相应的滞纳金或罚款。” 结语 劳动仲裁最快能在四十五日内结案并拿到赔偿。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应在四十五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庭审的流程包括告知开庭日期与地点、公开审理、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等环节。劳动仲裁赔偿金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行政法规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企业的义务。法院判决支付工资时,企业必须按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这是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的两个法律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六条 【裁决书】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二条 【调解申请】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仲裁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