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欠款被起诉无力偿还该怎么办? |
释义 | 欠债被起诉,涉及到的是民事纠纷,审理查明后会依法做出判决,债务人应当依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债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的可执行财产,人民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债务人如果有藏匿、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如果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债务人确无可执行财产,会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债权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一、申请法院执行对方不执行怎样办 申请法院执行对方不执行,可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有以下三种措施: 1、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权人可以拿着判决书等生效文书,去判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向法院提供债务人财产线索或者申请法院执行局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询,法院通过划扣债务人存款、拍卖房产、查封车辆等方法,偿还债权人的欠款。 2、申请法院采取督促措施。债务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对其限制高消费,让其出行、生活、学习、工作等受限,督促其自觉偿还债务;债务人有能力还款拒不还款的,可以申请法院将其列为失信人,拉入黑名单,督促其履行债务;债务故意转移财产的,可以申请法院对其采取拘留,督促还款。 3、以拒执罪告债务人。根据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法院要怎样执行担保人 债务有生效判决确认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可以列为强制执行对象,法院会采取查封、冻结、拍卖、划扣等措施执行其名下的财产,对拒不履行的还会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如擅自违反以上限制则涉嫌刑事犯罪,则可能被提起刑事诉讼。强制执行范围仅限于个人财产,不会牵涉父母、子女等。还有,强制执行以不影响被执行人基本生活需要为底线,譬如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不得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唯一居住用房。担保人被执行后,有权向债务人提起诉讼,向债务人追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可以执行的财物,法院会中止执行,待有条件执行后再恢复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