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民事诉讼法中对上诉状内容有什么规定 |
释义 | 民事诉讼中上诉状的内容规定及民事诉讼上诉的条件。上诉状要包括当事人信息、原审法院信息、上诉请求和理由等。上诉的条件包括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并需提交上诉状。上诉状不仅表明与对方当事人有争执,还表示对原审法院裁判的异议,旨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期限为10至15天,从裁判送达次日起算。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法中对上诉状内容有什么规定 1、提起上诉的,要提交上诉状。上诉状要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等内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二、民事诉讼上诉的条件 (一)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的上诉人是指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原第一审案件的当事人。 (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上诉期间简称上诉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裁定的上诉期为10天,不服判决的上诉期为15天。上诉期间从第一审法院的裁判送达次日起算。诉讼参加人各自接收裁判的,从各自的起算日开始。 共同诉讼人上诉期的计算,因共同诉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应以最后一个收到裁判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来计算。因为在必要共同诉讼中,任何一个共同诉讼人在他的上诉期间内,都有提起上诉的权利。只有在共同诉讼中最后一人的上诉期届满后,裁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三)应当提交上诉状。上诉状不但表明与对方当事人在民事权利上有争执,而且表明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有异议,不仅要求上级人民法院确认自己的权利,而且要求变更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通过变更裁判,以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上诉状应包括当事人信息、原审法院信息、上诉请求和理由。上诉条件包括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以及在法定期限内上诉。上诉状不仅反映民事权利争议,还表明对原审法院裁判的异议,旨在变更裁判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七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