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被指认犯罪后,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人证言等方式来进行辩护。但需要注意的是,提供证据的目的是证明自己无罪,不是证明他人有罪。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利提供证据。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等。 第一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控辩方提出的证据有异议的,可以当庭提出。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 第十六条: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 第十七条:证据应当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篡改、损毁或者伪造证据。证据不真实、不合法或者无效的,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有权提供证据,有权对控告、起诉或者指控的事实提出异议。 第五十二条: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有权辩解和申辩,可以申请延期或者中止审判。 以上是提供证据的相关法律依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