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了离职赔偿协议还能仲裁吗 |
释义 | 离职协议下劳动仲裁的限制及适用范围。已签离职协议且达成补偿一致,双方可申请劳动仲裁,但权利已确认,劳动者不可反悔。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关系确认、合同解除、离职等方面的争议,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 1、已签离职协议还能劳动仲裁。如果双方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程序上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实体上的权利视为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劳动者不能反悔。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拓展延伸 离职赔偿协议是否限制了仲裁权利? 离职赔偿协议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而异,有些协议可能会对仲裁权利进行限制,而有些协议则可能保留了仲裁的选择权。在签署离职赔偿协议之前,雇员应该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并与雇主协商明确仲裁事项。如果离职赔偿协议明确限制了仲裁权利,雇员在发生争议时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然而,如果协议没有明确限制仲裁权利,雇员仍然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因此,具体情况取决于离职赔偿协议的具体条款和双方的协商。建议雇员在签署协议之前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详细和具体的法律建议。 结语 离职赔偿协议的签署对于劳动者的仲裁权利可能存在限制,具体情况因协议条款和双方协商而异。在签署协议前,劳动者应仔细阅读并与雇主明确仲裁事项。如协议明确限制仲裁权利,劳动者需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若协议未明确限制仲裁权利,劳动者仍可选择仲裁解决争议。建议劳动者在签署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详细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