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纠纷报警是否会立案? |
释义 | 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公安机关不受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寻求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的帮助。调解是通过第三方促使各方和解,仲裁是由仲裁机构裁决纠纷,而诉讼是通过法院裁决纠纷。诉讼是最终保护权利的机制。 法律分析 民事纠纷,因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因此公安机关不会受理,公安机关主管治安或者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不能介入民事纠纷。发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如下: 1、协商。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拓展延伸 民事纠纷报警的立案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民事纠纷报警的立案标准和程序是指在民事纠纷中,当一方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通过报警寻求法律保护时,警方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决定是否受理该报警案件并立案。立案标准主要包括:是否构成犯罪行为、是否属于警方管辖范围、是否有足够的证据等。而立案程序一般包括报案、接警、初步调查、审查立案决定等环节。根据不同地区和案件性质,立案标准和程序可能会有所差异。民事纠纷报警的立案标准和程序的明确性和透明度对于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来解决。协商是当事人通过互相沟通和妥协解决纠纷;调解是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仲裁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而诉讼则是通过法院裁决纠纷。民事纠纷报警的立案标准和程序应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公安机关的受理范围和立案条件,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公平正义和保护当事人权益,明确的立案标准和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