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60岁以上人群是否仍可签署劳动合同? |
释义 | 劳动合同对于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不具备主体资格,但可以签订返聘协议建立劳务关系。劳动合同的有效性需要满足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以及不违反法律规定等条件。而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免除用人单位责任、违反法律规定等情况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法定退休年龄根据不同职业和性别有所不同,特殊职业从业者可以享受提前退休待遇。 法律分析 超过60岁不能签订劳动合同。无法建立劳动关系,但可以签订返聘协议,建立劳务关系。劳动者60岁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符合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施工单位与建筑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对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0周岁的不得签订劳动合同。 具备以下条件的劳动合同有效: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满六十周岁,女满五十五周岁,工作年限满十年。 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满六十周岁,女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 自谋职业者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缴费年限满15周年。 特殊职业从业者,可享受提前退休的待遇。 拓展延伸 劳动法是否适用于60岁以上的劳动者? 是的,劳动法适用于60岁以上的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个人就业和签署劳动合同的因素。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年龄歧视的禁止。60岁以上的劳动者享有与其他年龄段劳动者相同的权利和保护。他们有权签署劳动合同,享受合同约定的工资、福利和工作条件。雇主不得因为年龄而拒绝雇佣或解雇劳动者。劳动法的目的是确保公平就业机会,保护劳动者免受年龄歧视,并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多样性。因此,60岁以上的劳动者仍然可以依法签署劳动合同,并享受相应的权益和保护。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年龄不应成为限制个人就业和签署劳动合同的因素。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年龄歧视的禁止。60岁以上的劳动者享有与其他年龄段劳动者相同的权利和保护。因此,他们仍可依法签署劳动合同,享受相应的权益和保护。劳动法旨在确保公平就业机会,保护劳动者免受年龄歧视,并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多样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一条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第十三条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