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他人姓名权构成何种罪? |
释义 | 盗用他人姓名可能侵犯姓名权,受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人格权包括姓名权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侵害人格权需承担民事责任。冒用他人身份证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包括拘役、罚金等。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侵权行为包括干涉他人姓名决定、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 法律分析 盗用他人名字一般不构成犯罪。但有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姓名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使用他人身份证,且以他人名义进行活动,属于冒用他人身份证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视情节轻重,会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盗用身份证件罪量刑标准,盗用身份证罪可以处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一般的会处以罚款,严重要追究刑事责任以至于判刑。 用别人身份证解除游戏防沉迷,如果游戏网站方拿去做坏事,注册人会不会处罚,是网址负责人负责人;用别人身份证或银行卡信息去做网赚,会处以罚款,不会被抓和判刑;如果冒用他人身份证实施了犯罪活动,以犯罪论处,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信息贷款的,可能涉嫌贷款诈骗罪。 侵权表现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结语 保护人格权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侵犯他人姓名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身份等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人格权的保护是法律的底线,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权。请大家自觉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