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年休假的具体规定 |
释义 | 职工年休假的法律规定及未休年假的工资结算。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年休假天数根据工龄分为5、10、15天,不包括法定休假日。未休年假原因包括寒暑假、事假超过20天、病假超过2/3/4个月。用人单位应根据情况安排年休假,未休年假工资按300%支付。离职时未休年假按工作时间折算支付,不足1天不支付。职工享有年假权利,用人单位不遵守规定可投诉。了解相关规定有助于维权及保障休假权利。 法律分析 一、年休假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二、年假安排以及未休年假的工资结算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2、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3、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三、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综上所述,职工享受年假的权利是由法律确定下来的,并且职工在休假期间,依然能够拿到工资。用人单位不安排年假或者不支付年假工资的,职工可以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对其处罚。职工在工作期间,了解相关国家对年假的规定,可以更好的为自己维权,保障休假的权利。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年休假的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而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若职工满足特定情形,无法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合理安排年休假,可集中或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未休年假的工资结算按照未休的年休假天数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离职时,未休年休假应按照折算方法计算并支付。职工享有年假权利,用人单位不履行相关义务可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有助于职工维护自身权益,保障休假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