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品房没有土地证的风险是什么? |
释义 | 没有土地证的房屋,通常称之为小产权房,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小产权房是不能公开上市交易的,意味着买卖合同的效力会被否认,进而导致房屋不能过户,期间发生的问题购买者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其权利的行使会有诸多障碍。如房屋面临拆迁、房屋质量存在问题或者房屋被损坏,购买者都无法以自己的名义向第三人主张权利。 一、国有划拨土地安置房买卖过户 拆迁安置房即属于小产权房,土地属于集体的土地,在政府允许之前,该类房产是不允许上市进行交易的。具有完全产权的拆迁安置房是可以进行买卖的。拆迁安置房如果进行了产权登记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是可以上市交易的,房屋权属证书(房产证)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合法权利并对房屋行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唯一合法凭证。依法登记的房屋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其它任何房产证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房屋只有在取得房产证后才可以进行二次交易,没有取得房产证是禁止上市交易的。 二、小产权房可以买卖吗 非法的不能购买,那合法的是否可以购买和转让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也只是享有使用权,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居民的买卖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也就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由此可见,小产权房是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的。但这并不是说小产权房就不能转让,而是说其转让或销售的对象是有限制的,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转让、置换。 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了由于小产权房的特殊法律属性,使得小产权房的流通转让存在很多的限制,因为小产权房只具备了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质,但不具备普通商品房的法律性质,其并不是商品房。所以,法律法规对商品房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小产权房是无效的,人民法院也就不能适用商品房买卖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处理涉及小产权房的案件,购房人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同时,由于购买小产权房的合同是无效的,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购房人只能要求开发商退还购房款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等。但是根据目前已有的案例来看,如果购房人明知所购房屋是小产权房仍然购买的,由于己方有过错,可能人民法院就不会支持其要求赔偿损失的请求。而且即使开发商违约,由于合同无效,购买人的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小产权房不受法律认可,也不用在房管部门备案,不在政府机构监管范围内,因此在使用房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房屋质量问题、公共设施维护问题,其救济途径就非常有限。 在购房后,如遇国家拆迁政策,小产权房由于没有国家认可的合法产权,购房人不是合法的产权人,无法得到对产权进行的拆迁补偿,作为实际的使用人,其所得的拆迁补偿与产权补偿相比,微乎其微。 同时,由于所购小产权房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没有得到国家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批准,无法办理合法的产权手续,购买后也不能合法转让过户。这对房屋的保值和升值也有很大影响。 三、小产权房子法院会执行拍卖吗 首先,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所有权只属于该农村的集体所有者。根据相关规定,小产权房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 其次,法院对于小产权房在执行时一般不会强行拍卖。但是在这类财产仍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比如说房东有收租的权利时,法院可以针对这部分执行拍卖。 最后,在执行时,可以对小产权房进行“现状处置”。处置时应在拍卖公告中披露房屋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现状及土地性质,买受人或承受人按照房屋现状取得房屋,后续的产权登记事项及将来可能面临的拆除、拆迁及补偿不能等风险由买受人或承受人自行负责。变价不成的,债权人可以接受该房屋抵债。变价或抵债裁定中应载明上述内容和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