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劳动合同的送达方式 |
释义 | 劳动合同解除通知和送达方式的主要要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事先通知工会,并研究其意见;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只有送达劳动者才生效;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通知书的送达方式包括当面、邮寄和公告。用人单位若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待通知金。 法律分析 1.事先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2.送达劳动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只有送达劳动者,始发解除效力。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往往拒签相关文件,那么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过程中就应当做好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比如说在招工阶段可以要求劳动者在提交员工登记表时确认送达地址,或是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文件的送达地址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方式 一,当面送达; 二,邮寄送达; 三,公告送达。 首先采取直接上门送达,并做好送达证据固定;在其下落不明时或者拒绝接收时可以采用邮寄送达。最好通过邮政快递,并留下寄送收据;在心上二种方式均无法送达其本人 或直系亲属时,才可以采取公告送达。 用人单位如果与劳动者进行解除劳动关系,首先要进行内部审核,审核完毕,然后提前一个月告知劳动者,最后进行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一个月告知劳动者,那么需要在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待通知金,劳动者两者可以同时兼得。 结语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通知工会,送达劳动者,并支付经济补偿。合同解除需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劳动者权益。及时办理档案、社保转移手续,并支付待通知金。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解除合同文本备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