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维权时效规定? |
释义 | 补偿半个月的工资(在公司工作5个月),这个经济补偿是合理的吗,不需要补偿代通知金吗? 公司裁员补偿金是不含工资的,补偿金是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具体标准是,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申请一年一个月的工资补偿,还可以申请社保金补偿的补偿吗,上班两年,24个月都可以补偿吗? 按如下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公司没有给员工买社保应当补交社保;劳动者借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工作满一年经济补偿金是多少 工作满一年赔1个月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不签劳动合同的补偿金超过一年,还能要么 一、不签劳动合同的补偿金超过一年,还能要么? 不能,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员工索要补偿金的仲裁是1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哪些行为可以中断仲裁时效? 1、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2、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四、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哪些内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在劳动关系中绝大多数的劳动争议都受仲裁时效的限制,不过,虽然不签劳动合同的补偿金超过一年不能要,但只要没有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随时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也应该自行收集其他能证明这是两个关系的证据。 相关内容:竞业限制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 一、竞业限制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 竞业限制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协商调解或者是仲裁、诉讼。除非解除动因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原因”,比如没有按时支付补偿金,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否则劳动者是不能单方面解除敬业限制的。 未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必须是基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包括用人单位的主观因素(如有钱不付),也包括用人单位的客观原因(如没钱支付)。但如果是劳动者原因导致用人单位未能支付经济补偿的,是不能援引司法解释规定,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比如,劳动者未按约定时间到用人单位领取经济补偿也不提供收款账号,或者劳动者恶意将约定收款的银行账号或卡号注销的,等等。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因此,不可抗力导致用人单位客观未能支付经济补偿则,不能纳入解除的情形。 二、关于竞业限制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是普通的劳动者,所以根本就不存在竞业限制条款的,如果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当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那么在劳动合同解除之后,因为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导致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款的产生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工作满半年不到一年就被劝退,公司如何补偿? 被公司劝退的补偿方式:一般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若用人单位违法劝退的,应当以前述标准的二倍进行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该内容由 柴云海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