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赔偿中如何处理职业病造成的伤害? |
释义 | 法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某些有毒有害物质或处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而引起的疾病。在工伤赔偿方面,对于职业病造成的伤害,依据法律规定,应按以下要求处理: 1.肯定因工致病:职业病赔偿必须证明确实是因工致病,即该病是在劳动过程中与劳动条件有因果关系而发生的。 2.确定病情等级:职业病致残等级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行鉴定,标准包括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生活能力影响等级等。 3.给予相应的赔偿:职业病赔偿涉及到工资、医药费、护理费、残疾补助金等多个方面,赔偿标准应该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损失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劳动防护设施,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防止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九条:“职业病危害事故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实行工伤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工作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救济规定》第七条:“因从事医疗活动遭受医疗损害的患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有权向受害人救济委员会提出救济申请。” 总之,在工伤赔偿中,处理职业病造成的伤害应当以法律规定和被害人的实际损失为基础,确保被害人得到公正的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