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产品质量不过关,商家不予退货怎么办 |
释义 |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纠纷的,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设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与接线员协商解决 谈判与和解是解决争端的一种快速而简单的方式。对于消费者和运营商来说,这是解决纠纷的理想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消费纠纷都是通过双方协商解决的。由于缺乏国家对协商和解的强制性约束,一些经营者不重视消费者的利益,借口推诿、拖延时间、逃避责任,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如果消费者在采取协商和解的方式后仍然无法解决纠纷,他们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分支机构投诉,也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依法成立的调解机构依法进行调解。消费者协会等调解机构可以在查明真相、辨别是非的基础上,公正处理纠纷,促进双方达成协议,从而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受理消费者投诉是消费者协会和其他调解组织的职能之一。依法成立的消费者协会等调解组织,解决了大量消费者纠纷,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劣势】但是,由于消费者协会等调解组织的调解是非政府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当事人反悔或无法达成协议,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相关行政部门主要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价格部门等在采购、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消费者因经营者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及时处理。投诉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形式。有关行政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应当调查了解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促进当事人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纠纷。经查实的经营者违法行为,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消费者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是指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裁决的法律制度。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前提是[双方必须同意]消费者和经营者必须同意以这种方式解决争议,并达成仲裁协议。目前,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一些设区的城市都设立了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采用终局裁决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争议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当事人有充分理由不同意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义务。否则,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向人民法院起诉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必须及时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消费者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消费者权益发生的纠纷作出判决,并对消费者权益作出强制判决。 该内容由 麻侦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