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领取起诉书的要求 |
释义 | 起诉流程包括起诉状的撰写、提交法院立案、被告送达起诉状、开庭审理和最终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状需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法院应保障起诉权利,受理符合条件的起诉并立案。如裁定不受理,原告可提起上诉。 法律分析 去法院起诉的流程如下: 1、写起诉状,首先将原被告双方的基本情况写清楚,然后列明诉讼请求,最后把事情原委写清楚; 2、带上起诉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证据原件及复印件到当地法院立案庭要求立案; 3、立案后,回家耐心等待。法院会给被告送达起诉状,给原告送达举证通知,告知被告需提交答辩状; 4、法院通知开庭时间并安排开庭。 5、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拓展延伸 起诉书的领取程序 起诉书的领取程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一方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书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领取的过程。一般而言,起诉书的领取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书及其副本,并将其提交给法院;其次,法院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起诉书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然后,法院会发出领取通知,通知当事人领取已审核通过的起诉书;最后,当事人按照通知要求,前往法院领取起诉书。在领取过程中,当事人可能需要出示相关身份证明和案件相关材料。起诉书的领取程序是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它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并促进了公正审判的进行。 结语 起诉流程包括起诉状的撰写、立案申请、送达和开庭等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状应按要求递交给法院,并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法院将审核起诉书并通知当事人领取,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起诉书的领取程序是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公正审判的重要环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