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集会游行示威罪立案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释义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条件及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区别。根据我国相关标准,未经许可、违反规定进行集会、游行、示威且拒不解散,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应立案追诉。两罪都扰乱公共秩序,但侵犯的客体和行为方式不同,后者仅发生于国家机关门前、院内。
    法律分析
    一、什么标准下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才立案
    1、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条件:根据我国相关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如果行为人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当予以立案。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八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界限是什么
    两罪在客观上都扰乱了公共秩序,而在涉及国家机关时,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一样,都扰乱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两罪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管理制度;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2、行为方式不同。本罪行为方式既包括暴力性的,也包括非暴力性的;而后罪采取的则是“冲击”这一暴力性扰乱方式。
    3、两罪实际发生的场合范围不同。本罪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而后罪只能发生于国家机关的门前、院内,场合单一。
    拓展延伸
    集会游行示威罪立案的具体标准及其法律适用范围
    集会、游行和示威罪的立案具体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集会、游行或示威罪的要件和条件。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和第293条的规定,集会、游行和示威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必须具备有组织地参加、有明确目的、有人数较多等特点;二是必须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交通、破坏公共设施等;三是必须具备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仍然故意进行。法律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类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但需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具体判断。根据相关法律,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将根据立案标准对涉及的案件进行调查、审查和起诉。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立案条件包括未依法申请或申请未获许可,未按照许可要求进行活动并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等。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相比,两者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不同、行为方式不同以及发生的场合范围不同。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将根据立案标准对相关案件进行调查、审查和起诉。在处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时,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第三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