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政务处分法中降级撤职的期限是多久?
释义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将根据其在违法中的作用和责任程度给予相应政务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期从决定生效日起计算。若有机关、单位、组织违法或实施违法行为,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也将受到政务处分。
    法律分析
    警告为六个月,记过为十二个月,记大过为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为二十四个月,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给予政务处分。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拓展延伸
    政务处分法中降级撤职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根据政务处分法,降级撤职是一种行政处分措施,适用于公务员或政府工作人员在职务履行中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情况。降级撤职的程序和要求如下:首先,相关部门需进行调查核实,收集证据;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形成处分意见,并通知被处分人;然后,被处分人有权进行申辩和辩护;最后,相关部门根据法定程序,作出降级撤职决定,并告知被处分人。降级撤职的要求主要包括违纪行为严重、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等。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涉及其他要求,如听证、复核等程序。政务处分法明确了降级撤职的程序和要求,以维护行政纪律和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规范。
    结语
    政务处分法明确了对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和撤职等,每种处分的期限也有所不同。对于多人共同违法的情况,根据各自的作用和责任,会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如果决定违法或实施违法行为的机关、单位或组织,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也会依法给予政务处分。降级撤职作为一种行政处分措施,适用于公务员或政府工作人员在职务履行中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情况。降级撤职的程序包括调查核实、形成处分意见、通知被处分人、申辩和辩护、作出决定并告知被处分人等。政务处分法的实施旨在维护行政纪律和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规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八条政务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六个月;
    (二)记过,十二个月;
    (三)记大过,十八个月;
    (四)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3: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