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所得税由哪个税务局负责?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是地税局负责征收的一种税种,而地税局还负责其他20种税种的征收,包括地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承担扣缴义务。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属于地税。 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的税种和项目有21个,分别是:个人所得税、地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土地增值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按地方税征收的教育费附加、集贸、个体税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拓展延伸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纳税流程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纳税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纳税人需要准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申报材料,如纳税申报表、收入证明等。然后,根据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税务局递交申报材料。税务局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合规性。接下来,纳税人需要根据审核结果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款项。纳税人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缴税,线上缴税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手机APP完成,线下缴税则需前往税务局办理。最后,纳税人需保留好缴税凭证和相关申报材料,以备将来可能的审计或查询。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纳税流程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税收的正常征收。 结语 个人所得税作为地税的一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所得人,扣缴义务人是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纳税流程包括准备申报材料、递交申报材料、审核、缴纳税款等步骤。纳税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权益和税收的正常征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