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患病无赔偿? |
释义 | 劳务关系中,职工因自身疾病死亡一般没有赔偿。但若是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死亡,则可获得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死亡的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工资比例发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法律分析 劳务关系中,职工因自身疾病死亡的,一般是没有赔偿的。如果是因为工伤或职业病死亡的,其赔偿标准是: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法律客观: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拓展延伸 劳动者患病期间是否享有工资保障? 劳动者在患病期间享有工资保障。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病需要请假治疗时,雇主应当支付其工资。具体工资支付方式根据劳动合同、公司规章制度或相关政策而定。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在患病期间可享受病假工资,即按照一定比例继续支付原有工资。然而,工资保障的具体细则可能因地区、行业和公司而有所不同。有些公司可能要求劳动者提供医疗证明或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劳动者应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和公司的具体政策,以确保在患病期间能够享受合法的工资保障。 结语 劳务关系中,职工因自身疾病死亡一般没有赔偿。但如果是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死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具体标准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此外,还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劳动者在患病期间享有工资保障,具体细则应根据劳动合同、公司规章制度或相关政策而定。劳动者应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和公司的具体政策,以确保在患病期间能够享受合法的工资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