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释需要申请法院开庭吗 |
释义 | 假释不一定需要法院开庭审理,还可以选择书面审理的方式。但是,对于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案件等其他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 一、二审审理期限是多久 二审审理期限为二个月。 刑事二审案件审限为二个月。民事案件审限为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二、二审案件的审查如何进行 1、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 2、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3、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三、一审和二审需要间隔多久 一审和二审之间的时间间隔五到十五日。 1、如果案件属于是民事诉讼,其间隔时间为十日或者十五日; 2、如果案件属于刑事诉讼,则其间隔时间为五日或者十日。 3、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日的第二日开始计算。 一审和二审的主要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议最终予以解决; 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 3、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二审法院审查的范围除此以外,其直接审查对象还包括一审裁判是否正确; 4、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 5、审理方式不同,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二审中,人民法院除应采取开庭审理方式外,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可以采取开庭审理或者书面审理的方式。但下列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开庭审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 (二)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 (三)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 (四)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 (五)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