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区分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有什么方法
释义
    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两个个独立的审判程序。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和发展,再审程序是纠正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一种补救程序。一般在有冤假错案的情况下,才会启动再审程序。再审程序是不增加审级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审判程序,其特点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即对当事人的申请是否提起再审程序,由人民法院审查后决定。
    一、民事诉讼中诉讼当事人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称为原告。
    与原告相对的一方,被控侵犯原告权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称为被告。
    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是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他人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是第三人。
    不以自己的名义,而以他人名义进行诉讼的人,如诉讼代理人,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虽然以自己的名义参与诉讼,但不受法院裁判约束,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如证人、鉴定人,也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因不同的诉讼阶段和程序而有所不同。
    在第一审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称原告、被告;特别程序中称申请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被上诉人。在再审程序中,适用第一审程序的,称原告、被告;适用第二审程序的,称上诉人、被上诉人。在执行程序中,称申请人、被申请人。
    二、不服二审刑事判决可以怎样申诉
    不服二审刑事判决的申诉方式如下:
    1、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提请法院启动再审程序;
    2、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申诉处提起申诉,申请检察机关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抗诉。
    申诉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认为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生效的民事调解书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
    2、具有法定申请事由。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向作出该法律文书人民法院或其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审理第一审案件只能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第二审案件只能适用第二审程序。
    对再审程序,不论适用一审程序还是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应当一律开庭审理,不得迳行判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