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养老保险交了有什么用 |
释义 | 1.可保障参保人在年老后也有养老金可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2.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更替,老年人退休,新劳动力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3.保障社会的安全:养老保险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免除了人们很大的后顾之忧,让人们可以更加稳定、安心的生活,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全; 4.促进经济的发展:养老金的领取数额,和劳动者在职期间的收入、缴费数额、缴费年限等因素有着直接联系,从而促进劳动者积极劳动,促进经济发展; 5.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满 15年,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求达到60周岁)后,则可开始每月领取养老金; 6.满足养老保险待遇享受的人群,养老保险可在参保人身故后给付丧葬费、抚恤金等,保障参保人家人的基本生活; 7.养老保险可以在参保人年老金发放养老金,从而减轻参保人子女的赡养负担; 8.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一般每年都会有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参保人的收入; 9.养老保险有强制储蓄的作用; 10.养老保险的安全性是很高的,毕竟是国家给予劳动者的一种福利性保险制度; 11.满足养老保险待遇享受的人群,可以终身领取养老金,防止因为寿命过长而没钱可用的情况出现; 12.养老保险回本的时间并不长,毕竟年老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是要比年轻时交的保费要多得多的 13.抵御通货膨胀。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缴费总基数的16%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