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代理合同纠纷有法律效力吗 |
释义 | 代理合同纠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分公司虽然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是具有对签订合同资格的,分公司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的,受法律的保护。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委托代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书面和口头形式,当事人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用口头形式,也可以用书面形式,但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按法律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如诉讼代理,代签经济合同等,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一、委托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亲自办理关系自身权利义务的事项,便委托身边的亲友、同事、专业人员代为办理。此时我们便与受托人员之间形成了法律上的委托合同关系。但经常会遇到受托人不负责任或者是超越权限办事的情况,更有甚者将受托过程中取得的财产收入自己囊中。当你遇到这些烦恼时,律师建议首先与受托人协商,争取与受托人和平解决纠纷。当然,当你无法联系到受托人甚至无法与受托人正常沟通交流时,建议尽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选择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诉讼。与受托人签订委托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一)留存受托人的身份信息; (二)签订完善的委托合同; (三)明确受托人的委托权限; (四)明确委托期限。 二、代理合同纠纷的法律效力时效是多久 代理合同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时,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