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欺诈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犯诈骗罪的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分为三种情况: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同时,根据司法解释,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属于不同级别。此外,酌情从严处罚的情形包括首要分子、惯犯、严重影响生产等。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规定,犯诈骗罪的,应根据实际案情作如下处罚: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诈骗罪的金额达到上述相关应数额,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严处罚,即量刑会酌情加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结语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犯诈骗罪的处罚根据实际案情而定。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司法解释,不同数额的诈骗行为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程度。此外,如果犯罪行为同时具备一些特殊情形,如首要分子、惯犯、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等,量刑可能会更加严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关爱、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