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伤残等级? |
释义 | 十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根据工伤致残程度,将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十级伤残的标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赔偿标准根据伤残严重程度,一级伤残最高,十级伤残最低。 法律分析 一、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伤残等级是有哪些 1、根据工伤致残程度,将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十级标准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2、主要有: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 cm2(注:2为平方); (3)全身瘢痕面积50 cm2(注:2为平方),并有明显瘢痕; (9)手掌、足掌植皮面积>30%者; (10)除拇指外,余3~4指末节缺失; (1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 3、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第五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 二、十级伤残赔偿有什么标准 根据我国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一般伤残的等级依据伤残严重程度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其中一级伤残最重,赔偿的也最多,而十级伤残则是最轻的。 拓展延伸 伤残鉴定程序及法律依据 伤残鉴定程序及法律依据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个体在事故、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伤害进行评估和鉴定的程序。在我国,伤残鉴定程序一般包括申请、提交材料、评定、复核和结果通知等环节。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优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优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伤残鉴定标准,我国将伤残等级分为十级,具体包括一级至十级不同程度的伤残等级。伤残鉴定的结果对于伤残人士享受相应的优抚政策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十级标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存在一般医疗依赖以及无生活自理障碍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伤残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伤残赔偿标准根据伤残严重程度而定,一级伤残最重,赔偿最多,十级伤残最轻。伤残鉴定程序及法律依据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身体伤害进行评估和鉴定的程序,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伤残军人优待法》和《伤残人民优抚法》等。伤残鉴定结果对伤残人士享受相应的优抚政策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v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四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帮工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五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根据帮工人和被帮工人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被帮工人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