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抚养子女一方的姓氏是否可以更改? |
释义 | 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保留子女姓氏。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有权自主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应随父姓或母姓。除非有特殊情况,如非法定抚养人抚养、选择其他直系长辈姓氏或其他正当理由,可选择不同姓氏。姓名变更需按法律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变更前的法律行为仍具约束力。 法律分析 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不改变子女的姓氏。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存在以下情况的可以在父姓或者母姓之外选取姓氏:因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抚养的选取的抚养姓氏;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六条的规定,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拓展延伸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与姓氏更改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以及姓氏更改涉及多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子女抚养权的归属主要以符合子女最佳利益为原则,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教育能力、亲子关系等因素做出决定。在一方获得子女抚养权后,是否可以更改子女的姓氏则需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姓氏的更改需要经过法院的批准,并且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例如避免对子女造成心理困扰或者维护子女的身份权益等。总之,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与姓氏更改的法律规定是为了保护子女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结语 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选择不改变子女的姓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可以依法自主决定、使用、变更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一般情况下,子女的姓氏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在特定情况下,如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抚养、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或有其他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姓氏。根据《民法典》规定,姓名的决定、变更需要依法进行登记手续。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以及姓氏更改都是为了保护子女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六条 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