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报复陷害罪法院如何判?
释义
    报复陷害罪法院会这样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会构成报复陷害罪,一般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会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都表现为陷害他人,主要区别在于:
    1、客体要素不同。前者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后者侵犯公民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所有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为一般主体。后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不同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
    二、通风报信是指什么罪
    通风报信是窝藏、包庇罪。
    1、通风报信构成窝藏、包庇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
    包庇罪主要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的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归案或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的犯罪分子,以及已经被逮捕、拘留或被判刑劳改而越狱脱逃的犯罪分子;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罪证和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
    3、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帮助其掩盖罪行,意图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检举人、批评人、证人或者执法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报复陷害,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
    2、报复陷害,手段恶劣的;
    3、报复陷害,致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的;
    4、报复陷害,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报复陷害罪最多判多少年?
    行为人构成报复陷害罪的,最多可对其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其他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手段恶劣的;致使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的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