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理解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释义
    商标权的原则包括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原则和先申请原则;商标权的条件包括商标标识的设计、显著特征、与他人注册商标的不相同或不相似、不违反商标法禁止性规定、需注册才能取得商标权;商标权的内容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禁用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使用权和商标续展权。
    法律分析
    一、商标权取得的原则包括哪些
    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有:
    (1)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原则
    (2)先申请原则
    二、商标权取得的条件有哪些?
    商标权取得的条件:
    (1)商标标识的设计必须是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2)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应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3)与他人已注册的商标不相同或不相近似。
    (4)不属于商标法所作的禁止性规定范围。
    (5)应依法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未经注册,其使用人不得取得商标权。
    三、商标权的内容是什么?
    在我国,只有注册商标才享有商标权,商标权的内容通常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禁用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使用权、商标续展权。
    1、商标专用权
    商标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专有使用核准注册的商标,取得合法利益的权利(商标法第51条)。
    2、商标禁用权
    商标禁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所享有的禁止他人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混同的商标的权利(商标法第52条第1款)。
    3、商标转让权
    商标转让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据法律规定,享有的将其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的权利(商标法第39条)。
    4、商标许可使用权
    商标许可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依据法律规定,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商标法第40条)。
    5、商标续展权
    商标续展权是指商标权的保护期限届满时,商标权人有依法定程序延展其已注册商标的有效期的权利(商标法第40条)。
    拓展延伸
    商标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及相关规定
    商标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及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标的注册是取得商标权的基本途径,申请人需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并符合商标法规定的注册条件。其次,商标的使用也是取得商标权的重要方式,合法、实际的商标使用能够为商标权的确立提供充分证据。此外,商标的转让、许可使用以及继承等方式也可以实现商标权的取得。在相关规定方面,商标权的取得需要遵守商标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商标的真实性、独立性、可区分性等要求。此外,商标权的取得还需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得侵犯他人已有的商标权益。总之,商标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及相关规定是确保商标权益得到保护和实施的基础。
    结语
    商标权的取得原则包括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原则和先申请原则。商标权的取得条件包括商标标识的设计必须由文字、图形等构成,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应具有显著特征且与他人已注册商标不相同或相似度低,不属于商标法禁止的范围,并需依法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权的内容包括商标专用权、商标禁用权、商标转让权、商标许可使用权和商标续展权。商标权的合法取得方式需遵守商标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的规定,包括商标的真实性、独立性、可区分性等要求,并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侵犯他人已有的商标权益。这些是确保商标权益得到保护和实施的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