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多次容留他人吸毒是指几次? |
释义 | 容留他人吸毒罪中的“多次容留他人吸毒”是指两次两次以上,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的行为都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如果一次容留多人吸毒、注射毒品,或者在两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毒,曾因此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容留未成年人吸毒,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毒,或者容留造成严重后果,都应定罪处罚。同时,贩卖毒品并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也会被数罪并罚。对于容留近亲属吸毒情节轻微的,可以从宽处理。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罪中的“多次容留他人吸毒”是指两次两次以上。 这里的容留是指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留行为也会构成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定罪处罚: (一)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二年内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二年内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过行政处罚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向他人贩卖毒品后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向其贩卖毒品,符合前款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条件的,以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 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拓展延伸 多次容留他人吸毒的法律责任及刑罚情况 多次容留他人吸毒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多次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法律给予了严厉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罚金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多次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对于此类行为,法律将严厉打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多次容留他人吸毒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法律对其给予了严厉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多次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可能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罚金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将严厉打击此类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