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职人员被判缓刑后,是否仍保留公职? |
释义 | 被判缓刑的公务员将会被开除公职,无法保留职位。根据《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法律和纪律,犯罪行为将导致开除处分。即使判处缓刑,也会有案底,表明其构成犯罪,因此无法保留公职。 法律分析 一、被判缓刑保留公职吗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纪律,不得有贪污、受贿、行贿、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的行为,若有违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因此,公务员因犯罪被判处刑罚(包括缓刑)的,单位将会给予开除处分。没有公职存在,也不存在所谓“退休”的问题。 二、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三、公务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 (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包养情人的; (四)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四、缓刑的考验期限该怎么确定 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 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即判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先期羁押的,不折抵刑期。 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判处了缓刑,但也是会有案底的,说明其具体是构成了犯罪的,一般会对其作出开除的处分,而一旦被开除自然就无法保留公职了。 结语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法律和纪律,不得有违法违纪行为。如果公务员因犯罪被判处缓刑或刑罚,单位将会给予开除处分,无法保留公职。此外,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或其他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也不符合录用条件。因此,即使是判处了缓刑,也会对公务员作出开除处分,无法保留公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