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合同没用真名属于违法吗
释义
    法律分析:一、签合同没用真名属于违法吗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用假名签字,导致对方作出真实意思表示而有利于自己的,属于欺诈行为,该行为是不合法的民事行为,该行为将可能导致合同自始无效、绝对无效。签合同用假名字可能会涉嫌合同诈骗罪等罪名,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用假名字和相对方签订合同是可能触犯该罪名的。合同诈骗罪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但是,如果只是出于其他目的且无非法占有的意图而使用假名字,并已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不构成合同诈骗。
    二、谁有权在合同上签字
    1、公司法人、其他组织
    (1)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
    (2)经公司授权的人员(未经授权的人员签订的合同对公司不具有约束力):
    ①须持有经公司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原件。
    ②授权委托书上的授权应明确具体。
    2、自然人
    (1)本人;
    (2)代理人:
    ①持有经本人亲笔签名的授权委托书原件。
    ②授权委托书上的授权应明确具体。
    法人授权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被授权人的基本情况,明确的授权范围包括授权的时间范围,对象等,授权人或授权单位的盖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授权日期。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陈述时,劳动者有如实说明的义务,但了解的情况仅限于与劳动合同直接有关的基本情况,如知识技能、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及部分与工作有关的劳动者个人情况。
    《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条【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