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缴费工资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缴费工资和缴费基数是社会保险费的核定依据,缴费工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无上下限限制,而缴费基数有上下限限制,根据政策调整变化。确定缴费工资实际上是确认职工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确定。 法律分析 缴费工资是指可以纳入缴纳社会保险费范围的工资性收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工资就是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的工资,一般以月计算。 它的特点是依工资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没有上下限限制。而缴费基数又称社会保险费费基,它是在缴费工资的基础上用以核定单位或个人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础数据。它的特点是其额度的高低有上下限限制,缴费基数上下限幅度的设定随政策调整而变化。 缴费工资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对职工工资总额的确认。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的哪些收入进入工资总额,哪些收入不进入工资总额,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明确的规定。 拓展延伸 工伤保险的工资支付方式是什么? 工伤保险的工资支付方式是指根据工伤保险制度规定,当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时,雇主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用。而工伤保险的工资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员工的实际工资标准进行支付,即根据员工在工伤发生前的工资水平计算工伤保险金;二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即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工伤保险金的支付金额。具体支付方式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政策规定有所差异。工伤保险的支付方式旨在保障工伤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他们在工伤期间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 结语 缴费工资是指可纳入社保费范围的工资收入,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一般按月计算。特点是无上下限,取决于实际工资情况。缴费基数是核定单位或个人实际缴纳社保费的基础数据,其额度有上下限限制,随政策调整而变化。确定缴费工资实际上是确认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哪些收入和不包括的有明确规定。工伤保险的工资支付方式有两种,根据员工实际工资或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支付金额,以保障工伤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