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协议离婚时,夫妻可约定共同债务的分担。如无法达成一致或争议,可向法院起诉离婚,解决共同债务分担。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无法偿还部分需法院判决分担。 法律分析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协议离婚的,夫妻双方就应当对共同债务的分担作出约定。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就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存在争议,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解决共同债务的分担问题。原则上,共同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共同财产无法偿还的部分,如果经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由法院判决如何分担。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分担债务负担 离婚后如何分担债务负担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所产生的债务是否为共同债务,即是否为夫妻共同承担的责任。如果债务是共同债务,一般情况下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然而,在具体分担上,可以根据双方的财务状况、债务产生的原因等因素进行协商和判断。如果债务是由一方单独产生的,那么该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债务分担问题。在处理离婚后债务问题时,建议双方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确保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结语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共同债务应由双方共同偿还。在协议离婚时,双方应就共同债务的分担达成一致。如无法协商一致或存在争议,可向法院起诉离婚,由法院判决分担方式。在处理债务分担时,应考虑双方的财务状况、债务产生原因等因素。建议离婚后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以确保合理保护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