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徇私舞弊减刑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徇私舞弊减刑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减刑,导致不符合条件的罪犯也被减刑。该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应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此罪的处罚规定在第401条,情节严重包括违法减刑对严重罪犯、被减刑者继续犯罪、危害社会以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 法律分析 徇私舞弊减刑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对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进行减刑,导致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被减刑的行为。该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犯此罪的司法工作人员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情节严重的,则应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一、主张徇私舞弊减刑罪可以判多少年 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判刑标准应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被违法减刑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减刑罪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处罚规定在第四百零一条,其中明确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被违法减刑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等。 拓展延伸 徇私舞弊减刑一般多久可判缓刑 犯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涉及一般犯罪情节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拘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 结语 徇私舞弊减刑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对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进行减刑,导致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被减刑的行为。该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犯此罪的司法工作人员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情节严重的,则应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处罚规定在第四百零一条,其中明确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被违法减刑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