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如何应对行政诉讼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
释义
    本文介绍了诉讼时效和起诉期限的概念及法律规定。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法》中的专业术语,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定期间。如果起诉期限内没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如果超过起诉期限起诉,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婚姻无效案件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是指针对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而行政诉讼则对应起诉期限这一概念。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法》中特定的专业术语。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
    在某一段特定期间内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超出该特定期间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受理,已经受理的,驳回起诉。
    由此可见,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法律设定的起诉条件之一,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进行审查,不用等待当事人的申请,也不必基于当事人的抗辩。
    一、如何延长信息公开期限
    延长信息公开期限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8条的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该条例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只有起诉期限的耽误,没有起诉期限的中断。只有在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能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受理时没有查明,但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已超过起诉期限的,人民法院应该裁定驳回起诉。
    二、行政诉讼婚姻无效超过诉讼时效法院怎么处理
    行政诉讼婚姻无效超过诉讼时效法院的处理方式有:
    1、超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立案;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结语
    诉讼时效是民事纠纷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行政诉讼则对应起诉期限这一概念。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法》中特定的专业术语,根据该法规定,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超过起诉期限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而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耽误并不会导致起诉期限的中断。只有在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起诉前应当及时了解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避免因超过起诉期限而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