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丢失劳动合同,单位未提供解决方法
释义
    劳动合同丢失后,劳动者可保存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参考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发放的工作证等证件、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作为证据。其中,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丢了,单位不给复印或者补办的,劳动者可以保存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拓展延伸
    雇主失去劳动合同,员工寻求法律救济
    当雇主失去劳动合同并未提供解决方法时,员工可以寻求法律救济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雇主有义务保管劳动合同并提供复制件给员工。如果雇主无故丢失合同且拒绝解决,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员工可以通过提交证据、聘请律师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救济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雇主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并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和适用法律程序,以便采取合适的行动来解决该问题。
    结语
    当雇主失去劳动合同并未提供解决方法时,员工可以寻求法律救济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雇主有义务保管劳动合同并提供复制件给员工。如果雇主无故丢失合同且拒绝解决,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员工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和适用法律程序,以便采取合适的行动来解决该问题。
    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1: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