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嘱指定的继承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遗嘱有效时,按照遗嘱继承遗产,不适用法定继承。办理遗产继承需准备多项资料:死亡证明、合法有效的遗嘱、被继承人财产证明、继承人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父母死亡证明。 法律分析 有遗嘱且遗嘱有效的情况下,按照遗嘱来继承遗产,不再适用法定继承分配遗产的方式。按照遗嘱办理遗产继承的,可以自行前往相关部门办理,也可公正后办理手续,不管是自行办理还是公正后办理都需要准备很多资料。 1、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需提供公安机关或医院出具的证明,如:死亡人员销户后的人口信息表、医院的死亡证明;也可是人员法院的宣告死亡裁定书。 2、遗嘱继承的,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遗嘱。遗嘱内容未处理的财产,还需要提供被继承人财产范围的证明。如:房产证、存折、存单、股权、股票、保险金等能够证明被继承人的财产范围的证据材料。 3、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婚姻关系证明等。 4、亲属关系证明。死者生前单位或所在社区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须详细写明死者的父母亲情况、配偶情况、子女情况。 5、被继承人父母已经死亡的,应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 拓展延伸 遗嘱继承方式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在选择遗嘱继承方式时,有几个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首先,您应该了解不同的继承方式,如指定继承人、遗嘱执行人或设立信托等。其次,您需要考虑继承方式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以确保您的意愿得到正确执行。此外,还应考虑继承方式对遗产分配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以满足您的特定需求。最后,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以便在选择遗嘱继承方式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确保您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和实现。 结语 在遗嘱有效的情况下,遗嘱将成为继承遗产的依据,不再适用法定继承。办理遗产继承时,无论是自行前往相关部门还是公正后办理手续,都需准备充分的资料。包括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合法有效的遗嘱、被继承人财产范围的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以及亲属关系证明等。在选择遗嘱继承方式时,需考虑继承方式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灵活性和可控性等因素。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个性化的法律建议,确保您的意愿得到保障和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